【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的译翻译】一、
《穿井得一人》是一则出自《吕氏春秋》的寓言故事,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误传和谣言的故事。文中通过一个简单的事件,揭示了人们在传播信息时容易产生误解或夸大其词的现象,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传闻,避免以讹传讹。
故事的大意是:宋国有个姓丁的人,家里没有井,经常要到外面打水。后来他家挖了一口井,省去了外出打水的麻烦。有人听说后说:“丁家挖井挖出了一个人。”于是这件事被传开了。后来丁家知道后解释说:“我挖井并不是挖出了一个人,而是节省了一个打水的人。”
这个故事虽然简短,但寓意深刻,强调了信息传递过程中准确表达的重要性。
二、译文与原文对照表
| 原文 | 译文 |
| 宋之丁氏,家无井,而出溉汲。 | 宋国的丁家,家里没有井,所以每天都要出去打水。 |
| 及其家穿井,告人曰:“吾穿井得一人。” | 后来他们家挖了一口井,就告诉别人说:“我挖井得到了一个人。” |
| 有闻而传之者曰:“丁氏穿井得一人。” | 有人听到后传出去说:“丁家挖井挖出了一个人。” |
| 国人道之,闻于宋君。 | 这件事被城里的人传开了,也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。 |
| 丁氏对曰:“始吾为汲,从外得一人。今吾穿井,非得一人,乃得一人之力耳。” | 丁家的人回答说:“我原本打水要从外面找一个人帮忙,现在挖了井,不是真的得到了一个人,只是多了一个帮手而已。” |
三、总结
《穿井得一人》虽篇幅短小,却蕴含深刻的道理。它告诉我们,在日常生活中,信息的传递往往会被误解或扭曲,尤其是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。因此,我们在接收和传播信息时,应保持理性思考,避免轻信谣言,做到“知其然,更知其所以然”。
同时,这则寓言也提醒我们,语言表达要清晰准确,否则容易引起误会,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后果。


